中雲族

高積雲、高層雲和雨層雲都屬於中雲族,雲底位處於約2,000米至6,000米高度之間。處於位置較低的中雲主要由水滴組成,而處於位置較高的則是由超冷卻水滴夾雜冰晶所組成。在熱帶地區,中雲雲頂可高達8,000米。

高積雲 Altocumulus (Ac)
高積雲形成示意圖

高積雲是呈灰色、白色或兩色並存的雲塊或雲層,通常帶陰影部分,由薄層、圓塊或卷狀所組成。它有時呈現纖維狀或擴散模樣,大部分排列整齊的小雲塊的視覺寬度均在1度至5度*之間

此雲屬有時容易與卷積雲及層積雲混淆。高積雲有時會產生纖維狀下降尾跡的外觀(幡狀雲),而日華和虹彩通常會出現在雲層較薄的部位。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雲圖》,高積雲有以下種類:
雲種:層狀、莢狀、堡狀和絮狀;
雲類:波狀、輻輳狀、網狀、複狀、透光、漏隙、蔽光;
附加特徵和附屬雲:乳狀、幡狀。

* 在手臂直展時作標尺,約1厘米闊度的尾指相等於1度的視覺寬度。

Images 相片
高層雲 Altostratus(As)
高層雲形成示意圖

高層雲是呈灰色或灰藍色的層雲,有時帶有紋理,外觀均勻又或帶纖維狀,覆蓋部分或整個天空,並至少有部分薄層足以露出太陽的輪廓,就如通過磨砂玻璃的效果。高層雲並不會導致『日暈』的光學現象。

如被高層雲覆蓋,物體不會投射陰影在地上。若果可看到太陽或月亮的位置,表示雲層是高層雲,而並非雨層雲。高層雲底部的顏色比雨層雲較不均勻。較厚的高層雲會因為厚度的差異,導致雲層有不均勻的光暗分佈。在晚上按照慣例用有沒有降雨或降雪來區分高層雲和雨層雲,有降雨或降雪的是雨層雲,相反的便是高層雲。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行的《世界雲圖》,高層雲有以下種類:
雲種:沒有;
雲類:透光、蔽光、複狀、波狀、輻輳狀;
附加特徵和附屬雲:乳狀、幡狀、降水狀、碎片。

Images 相片
雨層雲 Nimbostratus(Ns)
雨層雲形成示意圖

雨層雲是灰暗的雲層,通常帶來持續降雨或降雪,並足以遮蔽太陽。雲底經常顯得參差不齊。

雨層雲通常在高層雲增厚或成熟的積雨雲增厚及擴散的情況下發展而成。雨層雲是濃厚雲層,並且可以從它的降雨特徵與層雲區別出來。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行的《世界雲圖》,雨層雲有以下種類:
雲種:沒有;
雲類:沒有;
附加特徵和附屬雲:幡狀、降水狀、碎片。

Images 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