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 1.1.什麼是輻射?
天然輻射水平可能因地而異。
章節 1.1.什麼是輻射?
輻射是以電波或粒子的形式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能量。大部分輻射是:
無聲
無色
無嗅
無味
無法憑觸覺感覺
不過,我們可以利用儀器探測和量度它們。
章節 1.2.原子小知識
原子
世上所有物質都是由細小的原子組成,而每粒原子都有一個被電子包圍著的原子核。細小的原子核內含不帶電荷的中子及帶正電荷的質子,而帶負電荷的電子則沿軌道環繞原子核運行。
衰變
大部分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穩定的,會長期保持原來的狀態。但有些原子核,尤其是那些較大的原子核,卻是不穩定的。一顆不穩定(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後可變得較為穩定,這個過程稱為「衰變」。
章節 1.2.原子小知識
半衰期
在衰變過程中,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數目會逐漸減少。衰變至只剩下原來數目一半所需的時間稱為該核素的半衰期。
每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各有不同,由百萬分之一秒至百萬年以上不等。
章節 1.2.原子小知識
核能
核能是原子核結構發生變化時放出的能量,可經由核裂變或核聚變釋放出來。
核裂變
核裂變是原子核(例如鈾-235)分裂成較輕的核(子核)並伴隨能量釋放的過程。該過程通常由中子引發。
核聚變
核聚變是兩個或多個原子核的融合,形成較重的原子核和其他粒子。像核裂變一樣,核聚變產生能量。氘和氚,都是重氫,是核聚變常用的原料。
章節 1.2.原子小知識
連鎖反應
由核裂變產生的中子會撞擊其他鈾原子核,從而產生更多中子。這個倍增過程,即所謂連鎖反應,在瞬間發生並釋出龐大熱能。核電站利用可控連鎖反應釋出的熱能產生電力。
章節 1.3.電離及非電離輻射
輻射可分為非電離和電離兩類。
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包括低能量的電磁輻射。它們沒有足夠能量將電子撞擊離開原子。
章節 1.3.電離及非電離輻射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非電離輻射有:
紫外線
光線
紅外線
微波
無線電波
雖然非電離輻射的能量較低,但過量的非電離輻射仍會對健康帶來影響,如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會令皮膚曬傷。
章節 1.3.電離及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包括高速粒子及高能量電磁波。它們的高能量可把其他原子內的電子撞出原子之外,產生帶正電荷的離子及帶負電荷的電子。
這個電離過程有機會引致生物組織產生化學變化,因而對生物構成傷害。
本電子書餘下章節所討論的輻射均是電離輻射。
本電子書餘下章節所討論的輻射均是電離輻射。
章節 1.4.輻射單位
章節 1.5.吸收的輻射劑量
我們每日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輻射,特別是天然輻射。在本港,平均每人每年吸收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大約為2.4毫希沃特。在世界各地,每人吸收的本底輻射劑量一般都是由每年2毫希沃特到10毫希沃特不等。
輻射雖然可能對身體細胞和組織造成損害,不過,除非所受輻射劑量過高,否則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影響。長遠而言,輻射可能增加患致命癌症的風險。每增加一亳希的輻射劑量,風險可能會增加約二萬分之一。
知多一點點:
章節 1.6.天然輻射
天然輻射來源包括宇宙射線、氡氣、存在於地殼的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以及食物和飲料中的放射性物質。
宇宙射線
宇宙輻射是由宇宙射線天然產生。宇宙射線大部分由來自星際空間和太陽帶電荷的粒子流所組成,具高能量。
宇宙射線
宇宙輻射是由宇宙射線天然產生。宇宙射線大部分由來自星際空間和太陽帶電荷的粒子流所組成,具高能量。
星際空間
來自太陽帶電荷的粒子
宇宙輻射的照射一般在南北極較高,在赤道附近較低。高海拔的地方也會有較高水平的宇宙輻射。
章節 1.6.天然輻射
岩石和土壤
地球本身也是陸地輻射的來源。放射性物質存在於地殼的岩石和土壤中,如鈾、釷、鉀及其衰變放射性核素。陸地輻射因地而異。鈾和釷濃度較高的地方通常具有較高的陸地輻射。
地球本身也是陸地輻射的來源。放射性物質存在於地殼的岩石和土壤中,如鈾、釷、鉀及其衰變放射性核素。陸地輻射因地而異。鈾和釷濃度較高的地方通常具有較高的陸地輻射。
氡氣
氡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嗅的放射性氣體。主要由泥土、岩石以至牆壁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鈾-238衰變過程而產生,從地面散發至大氣中,甚至走進室內。
氡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嗅的放射性氣體。主要由泥土、岩石以至牆壁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鈾-238衰變過程而產生,從地面散發至大氣中,甚至走進室內。
章節 1.6.天然輻射
食物和飲料
食物和飲料也有天然放射性的。土壤和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可以轉移到植物,然後轉移到動物。例如,鉀-40可以在香蕉和堅果中找到。
章節 1.7.人工輻射
人工輻射源包括:
- 醫療用途的輻射照射;
- 核電廠;
- 核工業事故;
- 核武器試驗以及
- 產生輻射的用品。
以下是一些含有微量輻射物質的用品:
香煙
含放射性鈾染料的陶瓷器皿
香煙
含放射性鈾染料的陶瓷器皿
舊式電離煙霧感應器